经过两年双位数增长,全球机电和
固态继电器市场去年缩减1.25亿美元(3.6%)降至33.5亿美元,业内机构预测2013年产业市场将会恢复。在中国,随着国家支持的一系列继电器项目深入展开,整个行业迎来飞速的大跨步发展。
固态继电器是具有隔离功能的无触点电子开关,在开关过程中无机械接触部件,因此固态继电器除具有与电磁继电器一样的功能外,还具有逻辑电路兼容,耐振耐机械冲击,安装位置无限制,具有良好的防潮防霉防腐蚀性能,在防爆和防止臭氧污染方面的性能也极佳,输入功率小,灵敏度高,控制功率小,电磁兼容性好,噪声低和工作频率高等特点。
目前,我国继电器行业在发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整体技术落后。主要生产超过专利保护期的继电器产品,且仿制多于创新,基本无突破性发展;产品发展不平衡。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少,而普通的电磁、非密封产品多;投资类产品少,用于消费类的产品多;企业发展不平衡。总体技术实力强的企业,经济效益不高;而劳动密集型且无自主开发能力的装配型企业,由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其他因素,依靠大规模生产,仍能赢得一定的效益;出口产品附加值低。出口量大但技术含量低,凭借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出口厂家竞相压价,挤占有限的市场,挣的是血汗钱。这些问题已经阻碍了继电器行业的发展。但有远见的继电器厂家已立足于企业实际,积极寻求突破,为国内企业的发展趟出了新的发展道路。
2013年是落实“十二五”规划各项工作目标的关键一年,工信部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到:“努力发展电子系统所需的继电器、连接器、微电机、超级电容器等关键电子元件;加快为新能源汽车配套的镍氢电池、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电池成组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国内继电器行业专家阮国胜分析认为,规划中快速培育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减排、高端制造业转型、以及城镇化建设等目标为继电器行业催生出巨大的市场环境,整个行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时期,而“固态继电器”客户端作为新兴的技术与实体相结合的成果也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据IHS下属机构IMSResearch的研究报告显示,经过两年双位数增长,全球机电和固态继电器市场去年缩减1.25亿美元(3.6%)降至33.5亿美元。
这是自2009年以来销售额首次萎缩,当时市场骤降25%以上。相比之下,2012年下降幅度更小,持续时间更短。IHS预测2013年继电器市场将会增长5.2%达到35.4亿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EMEA)市场去年降幅最大,收入下跌6.2%,而美洲下跌2.9%。最大的市场逆转发生在亚太地区,2011年收入额剧增24%以上,而2012年又下降2%。
RobertCarter预测继电器市场萎缩不会持续很长时间。2013年市场恢复后,EMEA和美洲都会保持2%到3%的增长率,亚太地区将会保持6%到8%的增长率。截至2017年,全球继电器市场将会突破45亿美元。
据相关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继电器行业的市场潜力十分巨大。2008年全国工业用继电器市场容量仅为10.9亿元,2009年工业用继电器市场容量达到11.6亿元,继电器出口达3800多万美元,2010年,我国继电器销售额增至16亿美元。随着十大新兴产业振兴政策的逐渐落实,预计“十二五”期间,传统的机电式继电器将以约8%的速度增长,而固态继电器的发展速度将保持在15%以上的速度迅猛发展。
中国地区继电器产量居世界首位,2011年产量为54.7亿只,占世界总产量的58.25%;销售额为163亿元,占世界总销售额的33.69%。但是从数据可看出,利润率较高的高端继电器主要为外企生产的固态继电器,随着国内厂商在固态技术上不断追赶和进步,固态继电器的产品水准在不断向国际一流企业靠拢,高端产品正在逐步实现替代,有望在全球市场份额地位中进一步赶超。
随着国家支持的一系列继电器项目如“高压直流继电器与电表组件产业化”、“低压电器技改扩能及产业化”、“高性能继电器技改扩能及产业化”、“继电器研发能力及精密零部件配套能力升级改造”等项目的深入展开,固态继电器对精密、可靠和体积方面将明显好于传统的机电继电器,并且能够有效地扩大国内的通信市场份额并逐步进攻高端信号继电器市场,在市场政策均十分利好的环境下,“固态继电器”客户端必将带领整个行业迎来飞速的大跨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