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柳晶首页 > 新闻中心 > 柳晶动态 > 柳晶整流器参加十一届亚洲光伏展

柳晶整流器参加十一届亚洲光伏展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9-06 08:16:38


 
   8月25日-27日,柳晶整流器参加2016亚洲太阳能光伏创新技术产品展览会,此次展会以创新技术为主题,柳晶携多元光伏防反装置解决方案盛装亮相展会现场。参加的企业有阳光电源、阿特斯、金鸿泰、瑞元鼎泰、金盘电气、十一科技、中来股份、乐叶光伏、特变电工、正泰太阳能、上海宝治、三晶电气、华为、隆基、浙江柳晶等知名企业。同期举办的展会还有上海国际超级电容器产业展览会、上海国际锂电工业展览会、以及充电桩新能源展览会。
AsiaSolar亚洲太阳能光伏展览会历经十年,已成功邀请了全球500位政府及行业组织负责人,知名企业高管到会演讲,吸引了近10000名国内外行业专业人士参会,全球2000多家光伏企业参展,近25万名观众参观。
 
   AsiaSolar亚洲太阳能光伏展已被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指定为中国光伏企业出口的重要活动平台,并建立中国光伏企业出口的信息查询平台,面向全球开放。
 
   AsiaSolar十年来一直关注和研究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发展,密切联系并服务行业企业,以创新的理念贯穿始终,受到了行业企业的高度关注和参与,现已成为光伏行业著名会展,为光伏行业发展做着自己的贡献。
 
   AsiaSolar第十届亚洲太阳能光伏展览会于2015年8月24-25日在上海陆家嘴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获得了行业各界高度的评价和认可,吸引了行业重要媒体如中国能源报、中国电力报、第一财经、国际新能源网等媒体的重点报道。
 
   2015年8月26日CCTV1晚间新闻栏目重点播出了AsiaSolar 2015第十届亚洲太阳能光伏展览会的新闻报道。
 
   AsiaSolar 2016将继续以创新与合作为主题,在AsiaSolar 2015成功的基础上纳入更新更多的议题。
 
   我们真诚邀请全球光伏行业精英关注并参与AsiaSolar 2016第十一届亚洲光伏展会,我们力将办成一届创新合作的大会,为光伏业的发展助一臂之力,也希望本届会议能成为中国光伏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柳晶整流器研发的光伏防反二极管LJ-MDK55A1600V 已经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行业,应广大客户需求,柳晶已经成功研制1500V光伏系统配套用防反二极管,柳晶率先研制出1500V光伏系统用光伏防反二极管,需要样品的客户请于我公司销售部联系。1500V光伏系统直接降低电站发电成本,已经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柳晶产品质量永远领先一步,一步领先,步步领先。新产品型号为LJ-MD55A2000V-H,该产品拥有四项国家专利,三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外观专利。


 

2016年1月,国内首个1500V光伏发电系统示范项目——格尔木阳光启恒新能源格尔木市30MW光伏并网发电项目顺利并网发电,阳光电源为该电站提供了全套光伏系统解决方案,选用了阳光电源SG1000TS和SG2000HV箱式逆变房。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东出口光伏园区内,G109国道以北的戈壁荒漠。项目总装机容量为30MW,共分30个子方阵,每个方阵的容量约为1.0MW。其中26MW为1000V系统,4MW为1500V系统。电池组件选用255W的多晶硅光伏组件共117612块。项目总投资31305.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6万元,占总投资的0.15%。

太阳电池组串按单元输入防雷汇流箱经电缆接入直流配电柜,然后经逆变器和交流防雷配电柜接入35kV/0.315kV/0.315kV升压变,升压到35kV后再以3回35kV进线接入35kV开关站,从35kV开关站以1回35kV出线接入4#110kV升压站并网。项目建设期6个月,生产运营期25年,平均年发电量5260.99万kW﹒h,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563h。

据了解,1500系统在投资回报方面具有诸多优势:

其一、1500V系统可降低20%线缆投资成本。作为高耐压系统,1500V可以串接更多组件,以节约整体的BOS(平衡系统)成本,同时降低交直流侧线损及变压器低压侧绕组损耗;设备(逆变器、变压器)的功率密度提升、体积减小也有利于降低光伏系统人工成本。相较于1000V系统,1500V系统大概可以降低20%线缆的投资成本,每瓦造价可以下降0.2元。目前1500V光伏系统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前沿技术,国内各个项目的实施还都在示范阶段。

其二、1500V可提升1%-2%系统PR 。将直流电压提升到1500V是降本增效的重要变革,可以使每一串接连更多组件,减少了逆变器使用的直流缆线和汇流箱逆变器的数量,减少的线损也能充分提升输出电量,整体可以将系统PR提升1%-2%之间,目前数个1500V系统电站正在建设中。

国内目前针对1500V光伏系统的讨论较多,目前也有多座试验电站投产。针对1500V光伏系统的效率多处公开报道针对1500V效率提高有多种说法:约2%;介于1~2%;介于2~3%。针对上述多种说法,本文将从理论上对上述结论进行分析。

  下面将采用如下模型在理论状态(自然地形为零度)、实地状态(其相关设计值根据某工程的实际电缆敷设量)进行分析对比:

  单位MWp光伏阵列。光伏阵列所处纬度:40°;光伏组件为60片多晶硅265W组件,其中Vmppt=30.8V,Imppt=8.6A;

  1000V系统的组串数采用22,组串并联数182回;组件至汇流箱电缆采用1×4mm2;汇流箱采用16回路汇流箱,对应数量取11台,汇流箱出线电缆截面相应采用1×70mm2。

  1500V系统的组串数采用34,组串并联数112回;组件至汇流箱电缆采用1×4mm2;汇流箱采用16回路汇流箱,对应数量取7台,汇流箱出线电缆截面相应采用1×70mm2。

  在分析中为简化模型,本文取光伏组件为理想电流源,即电压恒定,电流随环境参数变化。

  在查阅相应参数及计算后,结果如下:

  表1 两类系统的损耗对比分析

  可见1500V效率在不同的工况下(输出电流)提高值不同;实际施工图中因考虑场址地形等原因,随着电缆长度的增长,两类系统的损耗的差异明显。

  在上述数据的计算过程中,针对1500V系统在输入组串数时错误,造成串联后的1000V、1500V的组串电压一致,但1500V系统的损耗与上述表格内差异约0.02%。由此可以看出:针对1500V系统因为电压升高后;使得组串数降低;导致电缆量的降低;最终的损耗降低。

  根据以上的分析结论:1500V系统效率提高的主因是电缆用量减少,使得损耗降低。而两种系统其工程量究竟工程量的变化在哪里?针对前文中的模型进行分析,计算两类系统的工程量变化如下:

  表2 两类系统的主要工程量变化对比分析

  *各截面电缆通道

  **各截面保护管

 上述工程量变化明显,由于对国内1500V光伏系统的相应设备(光伏组件、逆变器、汇流箱)以及材料(电缆等)的价格信息掌握不明确。在基于上述两类系统的设备、材料的单价一致;再结合目前国内电站招标平均价计算(电缆通道、保护管费用按照综合单价进行计算):

  1500V光伏系统的单位投资约下降0.057元/W(理论值)、0.07元/W(工程值)。如再考虑到相应设备材料的施工安装费等因素,1500V光伏系统的单位投资(工程值)约下降0.1元/W。

  随着光伏系统由1000V升至1500V后,在基于如下计算依据:

  1)前文中的模型;

  2)根据中国效率加权值;

  3)假设电站所处位置为I类地区;

  4)假设光伏组件为MPPT输入功率与电流值线性相关。

  相比于1000V光伏系统,1500V光伏系统的光伏电站综合效率约提高2.14%,电站投资约下降1.4%;由此电站的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约提高6%。

  当我们今天还在讨论1500V光伏系统好不好的时候,可能有一些设备商已经在悄悄的发展2000V光伏系统了。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除了光伏组件、逆变器的一些核心元件需要切实的技术进步来实现,其他设备、辅材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上没有大的障碍。

  针对逆变器其主要控制元件IGBT。根据目前的调研情况来看,一些IGBT设备供应商已有商品化的1200V、1700V电压(B6U+B6I、B6I+B6I等)组件(Assemblies)、3300V、4500V、6500V的模块(Modules)。

  针对光伏组件,由于对其认识有限,不做分析。

  根据前文的测算依据及模型:与1000V系统相比,如采用2000V系统,理论上4mm2电缆将降低约70%,70mm2电缆将降低约60%;系统损耗将降低约3.17%。

  上述计算均假设光伏组件为:理想电流源,即电压恒定。而在实际的工业制造中,因组件的加工制造的偶然因素较多,造成光伏组件输出电压存在差异。在目前的1000V系统中,因组串数量较少。上述问题造成各组串的输出电压的不一致不甚明显。随着1500V或者更高电压系统的引入,光伏组件的差异性对电站输出效率的影响将愈加明显。